首页>>新闻中心>>会务动态

“政企月月谈”搭建政企连心桥 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发布时间:2025-10-22        信息来源:

【字体:

#编者按#2025年,全市工商联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强新时代工商联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着力强改革、重实践、促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为进一步激励全市工商联系统聚焦“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守正创新,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现开辟【2025年实践创新成果】专栏。

希望全市工商联系统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实践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首都民营经济领域“两个健康”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海淀区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集聚优势,结合区域重点工作,创新打造“政企月月谈”品牌活动。通过“政策直达、问题直办、服务直送”工作模式,会同区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国资委等部门,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座谈会,精准解决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要素保障、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全周期、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有效激发区域民营经济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企互动服务经验。

一、以“精准筹备”为基础,筑牢活动开展前提
(一)靶向调研定主题,锚定企业核心需求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构建“调研—问题梳理—主题确定”的全流程筹备机制。围绕海淀区委区政府当前重点工作、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及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区工商联与区统计局联合开展的“企业家之声”微调查(每季度千余份),广泛线上征集企业发展状况与关注问题,并通过“海商访企”实地调研,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建议。针对反映集中、企业关切的重点和共性问题,提炼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完善企业出海服务体系 推动企业高质量出海”“创新优化监管模式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座谈主题,精准呼应企业最迫切的需求。

(二)多元组队强专业,保障活动覆盖质量
围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核心目标,构建“政府部门+企业代表+专家智库”三位一体参会体系,确保活动覆盖全面、专业权威。一是政府部门精准邀约。紧扣每期主题筛选核心职能部门,如“科技赋能符合企业家需求的高品质住宅建设”主题,重点邀请区住建委、规自海淀分局、中关村科学城空间处;“建设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主题,重点邀请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创新优化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题,重点邀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政务局,确保政策解读权威、解决方案可行。二是企业代表分层筛选。坚持分层分类原则,兼顾行业领域、企业规模及发展阶段,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海淀重点产业,既包括字节跳动、纳通集团等头部领军企业,也覆盖初创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有效提升座谈的广泛性及代表性。三是专家智库专业支撑。邀请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北京医疗器械商会、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等商协会及智库机构参与,发挥专业优势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提供助力。以“驻区央企与海淀民企协同发展”座谈为例,参会企业包括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五矿钢铁等驻区央企及数家民营科技企业,区国资委、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负责人现场解读协同发展扶持政策,促进民企与央企面对面交流,推动资源高效对接。

二、以“高效互动”为核心,凝聚政企协作合力
(一)清单前置做准备,提升座谈实效
实行“问题清单提前送达”制度,打通“问需—解疑”快速通道。在每期座谈举办前,对前期收集的企业诉求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问题清单,详细标注问题类型、涉及企业、核心诉求及相关背景信息,并将其纳入会议议程送达相关委办局。同时,组织开展企业与部门之间的“预沟通”,针对职能交叉、情况复杂的问题进行先期协调,明确牵头部门,避免座谈中出现责任不清、推诿拖延现象,确保各方在面对面交流时准备充分、回应精准、协商高效。

(二)流程创新促交流,实现双向赋能
创新座谈流程设计,设置“企业发言—部门答复—互动讨论—领导部署讲话”四大环节,推动政企沟通从“单向宣讲”转向“双向互动”,从“问题反馈”转向“协同解决”。企业发言环节聚焦具体痛点,围绕实际问题和诉求展开,避免空泛表述,确保政府部门精准把握企业困境。部门答复环节强调问题落地,能现场解答的现场回应,情况复杂的则由区工商联推动后续调研协调。企业交流环节促成实际合作,搭建企业间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如在“建设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座谈中,某医疗器械公司推出新产品,经工商联协调后顺利与感兴趣的参会民营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现资源互补。全程闭环设计确保沟通有序、回应有力、合作有效,全面提升座谈实效。

三、以“闭环落实”为保障,巩固活动服务成果
(一)多元监督压责任,确保服务不缺位
建立“领导督导+企业监督+服务监督”的监督模式,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企业诉求“有人管、有进展”。一是领导高位推动。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府副区长、工商联主席高度重视,轮流出席现场会议,现场督导问题解决。二是工商联跟踪督导。不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跟踪部门办理情况,对答复不及时、解决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二次协调”,确保服务不打折扣。

(二)闭环管理抓落地,提升企业满意度
建立“助企纾困”清单,对企业提出的重点纾困问题实行“问题发现—交办处置—跟踪反馈—落地解决”的闭环管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每期活动后,会同相关部门跟进企业诉求,明确问题联系人;对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形成意见建议并报相关委办局,重大建议报区委区政府。以实际作为引导企业稳预期、强信心。

“政企月月谈”主题活动是海淀区工商联践行“服务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为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海淀区工商联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机制,提升“政企月月谈”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一是融合“1248品牌活动”资源,提升座谈的针对性与前沿性;二是拓展覆盖范围,将活动延伸至重点园区、产业基地,惠及更多小微企业与初创企业,联动“海校联”校地合作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强化成果跟踪,建立“政策—企业”对接台账,定期回访企业,确保座谈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企举措,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海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贡献力量。


【打印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