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市委机关刊《前线》杂志“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栏目刊发海淀区工商联署名文章《守护创新“火种”彰显海淀“温度》一文,全文如下——
守护创新“火种”彰显海淀“温度
对于每一个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奋力奔跑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既是捍卫劳动成果的坚固盾牌,也是驱动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在首都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沃土上,北京市海淀区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海淀区工商联”)努力搭建起政企之间的信息桥梁,编织跨部门协作的经纬网络,为企业知识产权维权之路点亮引航明灯,守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彰显了区域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坚定决心。
精准服务:让民营企业“有困难找娘家人”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汇聚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24年,驻区企业创新主导地位明显,获授权专利48271件, 同比增长4. 1%,占区域专利授权总量的65.6%。在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维持自身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然而,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企业而言,在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 常常面临着维权成本高、取证难度大、争议解决周期长、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等诸多痛点难点。
工商联是团结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其职能之一。海淀区工商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秉持“企业发展到哪儿,工商联就服务到哪儿”理念,推动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在民营企业心中种下“有困难找娘家人”的信任种子。
协同攻坚:织密跨部门“维权天网”
在海淀区,有困难找工商联已成为辖区民营企业的共识。
曾有一家深耕仪表科技领域多年的辖区企业,因拥有“手持式正负液体压力校验仪 ”这一国家授权专利,长期拥有稳定市场。2020年前后,该公司产品遭到抄袭,企业效益蒙受较大损失。2021年初,该公司尝试自行收集证据并起诉侵权公司,但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应对法律程序力不从心。就在这时,他们想到了海淀区工商联——那个被民营企业亲切地称为“娘家人”的组织。
2023年5月,海淀区工商联在接到该企业的诉求后,立刻行动起来,一场跨部门的协作就此展开。海淀区工商联利用自身广泛的社会联系,为该公司对接了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律师团队在深入研究了相关情况后,制定了详细的维权策略。与此同时,联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等部门提供支持和指导。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不仅带来了厚厚的法律条文汇编,更有针对该案定制的“证据收集指引”,还结合类似胜诉案例的拆解材料,让企业明晰司法程序中的关键节点。海淀公安分局也迅速行动起来,运用专业手段收集某公司侵权的证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证据收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23年8月,经过严谨的审理过程,法院作出了裁决:侵权公司立即停止侵犯该公司专利权的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在这场知识产权保卫战中,海淀区工商联通过打通“企业需求—政府服务—专业资源”的对接通道,破解了企业“单打独斗”困境。
长效护航: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
个案维权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更依赖于服务体系的搭建与完善运行。为系统性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海淀区工商联锚定“服务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定位,构建多维度、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从而为企业筑牢抵御侵权风险的“防护盾”。
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枢纽。联合海淀区司法局设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整合辖区律所、公证机构资源,搭建“线上咨询+线下服务 ”双渠道响应平台。无论是专利布局规划、侵权风险排查,还是法律文书审查,企业都能通过工作站快速对接专业资源。通过“需求直达、服务上门”,让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既有“响应速度”,更有“服务温度”。
深化司法协同与纠纷化解机制创新。与海淀区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其中,重点围绕“对企开展定向法律交流、输送法律服务包进行普法宣传、发挥商协会能动作用促调解、柔性执行护企发展”四大方向深化协同联动。此外,还组织成立了“海淀区工商联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全国首个工商联系统知识产权专业调解组织,该调解委员会选聘兼具法律背景与技术经验的调解员,针对专利侵权等常见纠纷,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专业化纠纷解决方案。2024年,该调解委员会办结案件3225件,办结案件平均周期30天,调解协议履行率98%,以高效非诉方式为企业节省维权成本。《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商标权纠纷案》入选全国工商联2024年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
推动“聚能协作”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生态闭环。联合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海淀区检察院、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知识产权局)等8家单位,共同设立“海淀区知识产权保护聚能协作联络站”,推出“倾听企业诉求—强化数智赋能—推动纠纷一体化解决”的“三步走”工作规范。通过健全信息共享、联合行动机制,实现司法、行政、行业、社会力量“聚能协作”。
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没有终点,保护知识产权的“接力赛”还在继续。海淀区工商联始终守护企业创新发展,既注重解决企业眼前的“燃眉之急”,又着眼于筑牢区域发展的“长远之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