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会务动态

怀初心之诚 走创新之路——记北京市工商联砥砺奋进的五年

发布时间:2017-10-10        信息来源:H--海淀区工商联

【字体:

  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回首过去创新发展、砥砺奋进的五年,北京市工商联聚焦“党的要求是什么,企业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秉持改革创新的智慧勇气,融入到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伟大进程中,团结引领185.1万首都非公经济单位乘风破浪,奏响了一曲曲靓丽的乐章。

疏解发力 勇担历史使命

  在首都发展的进程中,雾霾、拥堵、城市功能紊乱,大城市病像一道道绳索,束缚着这座城市的发展,牵动着党中央、北京市委的心弦。而解开这个迷局的“牛鼻子”,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后,北京市工商联立即行动,与天津、河北工商联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共建商会联盟,共同举办京津冀产业对接研讨会,为三地企业搭建政策、信息、项目、市场对接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按照“政府引导、商会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与外埠商会、企业合作,打造了42家北京市工商联非公经济京外发展服务基地,为企业向外拓展赢得空间。先后促成了物流、石材、建材、家具、服装等一批行业的疏解;北京市石材商会带动4个石材市场近2000家企业和商户,在河北唐山、天津武清等地建立高新石材产业园;推动北京石材商会、物流商会成立保定北京企业商会,并在易县建立石材国际商贸城,启动首个北京产业转移示范工程;超50家家居企业联手在河北唐山建成环渤海家具产业园;联东集团在天津津南等地建设4个园区,东华软件在保定建立京南研发中心,用友软件在河北设立4家分公司,嘉寓幕墙、精雕科技、威克多制衣等企业更是将制造环节整体迁至河北。先后组织十余批次、上千家企业赴天津南开、滨海新区和河北唐山、廊坊、保定等地进行产业对接大型活动。及时组织召开雄安新区系列形势报告会,传达中央精神,聚焦雄安新区建设。

  “我一来到北京的西直河村附近,脑中就会浮现很多画面。”北京石材行业协会秘书长马振平说。曾经华北最大的石材集散地西直河石材市场旧址,熙熙攘攘的车流人群已不见踪迹,去年新种植的小树已郁郁葱葱。按照规划,这里90%以上的面积将还绿,成为北京的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不到一年完成腾退工作,这背后凝聚着北京市工商联和北京石材行业协会的多方努力,而这对于北京市工商联五年来的多项创新工作而言,只是沧海一粟。

  “全面清退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对于我们这些被清退的企业来说,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挑战。”马振平说。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改造落后产能的部署和要求,石材企业要在2014年年底转移搬迁出北京市区。消息一发布,在石材行业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往哪迁?怎么迁?企业效益会受多大影响?每个石材人心中都充满了前途未卜的不确定。

  “在这个关键时刻,相关商会、协会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应该自觉履职、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北京石材行业协会坚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协会党支部多次召开会长、副会长和会员企业负责人座谈会,首先解决企业老板的思想认识问题。组织企业老板反复学习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结合企业实际广泛开展讨论,引导企业老板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布局的大政方针,团结带领136家会员单位统一思想。同时,组织会员企业先后到天津、河北保定、廊坊、唐山、山东临沂等地实地考察,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项目用地,并与当地政府紧密对接后续的落地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平稳疏解、和谐迁移”的工作目标,推进北京石材行业有序疏解,推动石材产业借机实现升级。

  “截至目前,腾退面积3000余亩,有序疏解6万余人。疏解企业实现了‘四升级一创新’——管理升级、加工能力升级、环保水平升级、用工水平升级以及交易模式的创新。”对于这次大迁移,马振平感慨不已,她表示,石材产业向津冀转移,现在看来,是一件大好事,“这促进了石材行业的科技进步,使企业获得了跨入现代化加工业的契机,我们有信心打造出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石材产业集群,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2014年1月7日上午,北京市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暨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46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jpg

 

以变促新 推进转型升级

  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要坚持做‘菜心’,不做‘白菜帮子’。”蔡奇书记在做工作报告时,用这么接地气的一句话,阐明了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近年来,首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达185.1万户,在全市市场主体、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比都超过九成,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规模增长、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果初步显现等特点,“双创”指数稳居全国第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导双创驱动的生力军、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压器,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北京市工商联“四个三”创新服务方式。

  一是“三书”。首次发布了北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评估报告《白皮书》、推出了反映企业创新转型智慧的《绿皮书》和体现企业家“爱·责任·奉献”的《红皮书》。其中,《白皮书》受到了全国工商联领导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好评,全文刊登在北京市政府2014《工作研究》第1期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区县和非公人士中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评为全国工商联2015年调查研究一等奖。

  二是“三会”,即“政策解读会+金融服务推进会+创新创业思想分享会”三会体系。多场政策解读会上,专家们站在企业角度,对各项政策进行精准解读;连续七年举办金融服务推进会,为京津冀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平台。“创业创新思想分享会”系列活动,更是受到会员企业的空前欢迎。在小米科技的会议室里,北京市商会副会长雷军与在场的企业家分享了小米从中关村一间小办公室和“七八杆枪”起步,按用户需求量身打造产品的创新创业思维和“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精神,最终实现成功的亲历故事;在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陈东升与大家分享保险与养老产融结合的商业模式如何探索而来,以医疗养老产业为核心、高端商业不动产为特色的垂直一体化运营特色何在。这些行业领军人物亲述自身的创业历程和创新智慧,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成长经验,成功凝聚了众多企业家在相互交流中进步,在互相学习中发展,有效引导了一批企业紧紧围绕首都功能定位,加大创新投入,主动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三库”。是利用工商联+大数据,开发非公经济数据库、非公经济组织数据库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数据库,为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北京市工商联还与人民在线合作,利用大数据对首都非公经济行业发展和舆情等进行定期研判,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三平台”。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三大服务对接平台。通过“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六方联动”和“执行联动”,积极协调非公经济主体与劳动者利益,开展非公企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引导更多的非公企业和商协会组织依法治企、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今年还编辑出版了“工商联+服务小助手”系列丛书,围绕两个健康、企业走出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元矛盾化解、商协会组织党建等,给商会、企业提供最实用的具体操作指南。

  神州高铁董事长王志全站在一部正在进行模拟维护高铁的机器人面前,意气风发地讲解着:“通过大数据应用,神州高铁也将通过基建规划仿真、车辆规划仿真、客流仿真、行车仿真和检修仿真等系统仿真模块,贯穿轨道交通行业基础规划与建设、运营、维保的整个产业链条,最终可帮助客户实现用四维空间将抽象数据变为‘眼见为实’。”

  从1997年王志全怀揣着凑到的5万元钱开始创业至今,神州高铁已经成为国内最早进入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的企业之一,从设计生产列车洗车机起家,到已经成为涵盖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从提供工业服务、智能设备,到产业大数据和云服务,这一切都和公司的创新理念分不开。正因如此,神州高铁拥有了4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多项专利,其中一些产品甚至填补了国际空白。“我们跟日本人、德国人打交道,五年前人家还不服你,现在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些核心技术全是我们自己的。去年神州高铁去德国参加柏林轨道交通展,外国同行说,确确实实你们比我们要好!”王志全自豪地说。

  

2016年4月14日,北京市工商联与河北省工商联在河北省廊坊市联合举办“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北京民营企业廊坊行”活动。会上,北京市工商联与河北省工商联发起成立“京津冀工商界金融服务联盟”、“京津冀工商界法律服务联盟”、“京津冀工商界职业教育联盟”;北京市工商联与廊坊市政府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书》。.jpg

 

义利兼顾 践行社会责任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是首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义利观。

  2016年1月,北京市工商联在北京日报和中华工商时报上首次向社会发布《北京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从经济责任、创新责任、消费者责任、环境责任等八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北京市民营企业家主动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经营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建设中。

  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不囿于以往“授人以鱼”的资金捐助方式,北京市工商联引导企业从社会发展问题入手,“授人以渔”,通过带动地方相关产业、配套行业的发展,将解一时之困转变为帮助当地群众寻找发展新途径。以“甜蜜的事业”为主题的“光彩惠农”活动中,非公企业捐助农民养蜂,认养农民果树,让其通过劳动致富;资助孩子上学,为未来积蓄力量;助力新农村建设,发展京郊民宿旅游;开展“两节送温暖”,帮助社区困难群众过个好年。北京市工商联还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援藏、援疆及玉树、十堰等北京市对口支援协作任务,参加贵州织金、甘肃庆阳等地光彩行活动,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开展精准扶贫。491家民营企业与357个行政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帮扶或合作关系,惠及农户4.9万户。

  商会在协助政府社会治理中,也正在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南锣鼓巷是北京首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保存自元代以来形成的最为完整的胡同肌理结构,曾被评为中国三大特色商业街之一。在这条700多米长的狭窄古巷里,聚集着200余家创意文化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商户,单日客流量最高时突破10万余人次。

  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加之商户受利益驱动,一段时期以来,这里业态低端的餐饮、旅店、酒吧鳞次栉比,开墙打洞、无证经营屡见不鲜。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决心治理整顿南锣鼓巷街区,还原其历史文化风貌。然而,仅靠传统的政府主导管理理念和方式,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效果还是不明显。

  于是,在如何打赢街区更新改造和精细化治理这场硬仗面前,商会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身份特征和天然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响应东城区委、区政府号召,在工商联指导下,南锣鼓巷商会“披挂上阵”,出台公约立规矩,汇集众智谋良策,广泛宣传求共识,率先整改树标杆,沟通协商化矛盾,履职尽责促善治,破解了大难题,彰显了大作为,为街区环境治理和“疏非控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享誉中外的簋街治理同样复制了“政府+商会”的模式。治理后的南锣鼓巷和簋街业态提升、街道整洁,可谓是“首都古街展新姿”,成为中外游客的必选旅游地之一。

  “这次的整治过程,我有三个‘没想到’。”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一见面就对笔者说。

  “第一个没想到,是这次整改商户损失这么大,最少一户损失一百万、最多的损失几千万,但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徐岩说的第二个“没想到”是商会的力量这么强大。“这次全是商会带领大家,没有想到可以一呼百应。”

  第三个“没想到”,是商会和政府配合得非常好。“商会在前,政府在后支持我们,这是制度创新。这次我们提出,凡是社会的事情,交给社会;凡是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这样既可以化解矛盾,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可谓天衣无缝。”

把关定向 护航企业远行

  企业经营如大海行舟,有舵方可行。这个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帆,就是非公党建工作。掌好舵,扬起帆,才能稳健远行。

  多年来,北京市工商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引领作为常抓不懈的首要任务,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培养了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

  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部,距首都机场18公里的叶青大厦,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党建工作,为各阶层经济人士所熟知,吸引了鼎桥通信、爱知之星、白鹭时代等近百家企业入驻经营,每年生产总值达400亿元,缴税15亿元。“我们不做孵化器,而是要做科技企业的助推器。”叶氏企业集团董事长叶青说,助推企业的抓手就是楼宇党建和统战工作。

  2006年9月5日叶青大厦党委成立,是由叶氏集团牵头、驻厦企业参与组建的联合性党组织,是北京市首家商务楼宇党委。目前,叶青大厦党委下辖3个二级党委、36个党支部,共有600多名党员。

  十年来,大厦党委牢记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政治责任,建立组织网络,形成独具商务楼宇特色的统战工作新模式;建立非中共优秀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优秀人才健康发展;把握需求,服务感召,实现驻厦企业党建与经济发展的互促双赢。“首先,我们注重抓住关键,健全组织,实现驻厦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其次,注重突出重点,创新聚力,强化党委对统战工作的坚强领导。”叶青大厦党委书记邵云勇介绍说。“围绕企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企业发展强党建”,创新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驻厦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各方面人士的健康成长。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统战部长孙春兰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叶青大厦,对大厦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6年7月,叶青大厦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除了树立叶青大厦这样的优秀典型供会员企业学习,北京市工商联还开展商会“五好”党建示范创建活动,通过举办专题研修班、辅导报告等形式,深入解读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给企业家及时“补钙”。“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高级经理人”,是工商联为自己定的党建工作目标。2016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首批推出了201家示范单位,到2020年,北京市工商联将打造1000家规模影响大、党建基础好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示范单位。

  做企业家的政治思想工作有其特殊性,他们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面临着市场竞争中的多重诱惑和选择。这就给北京市工商联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纷繁博弈中,如何引领企业更好地摆正自己在经济和社会扮演的角色?

  2013年开始,北京市工商联以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为主题,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广泛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从思想上打牢基础,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2014年,北京市工商联面向社会广泛发布由首都民营企业家总结提炼形成共识的《诚信宣言》,首批500余家民营企业承诺“京华民企,远怀四方。文明为魂,诚信至上。砥砺奋进,守法为纲。远邦近邻,互补短长。宝斋致和,东来瑞祥。聚客以德,同仁设堂。首善千载,垂范八方。光大品牌,共铸辉煌”,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此前,北京市《商会公约》已经先期发布。宣言和公约,传达的是一样的价值理念——把品牌意识融入诚信经营中,将个人、企业的命运与首都发展时刻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首都发展的承诺。

  2015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成为北京市工商联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他们率先成立北京青年企业家商会,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价值观认同”专题调研,深入掌握年轻一代思想动态与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并通过举办培训班、赴革命老区开展“红色之旅”、在中关村探索建立青年E站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2017年5月27日,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刚印代表北京市工商联在全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报告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是对北京民营企业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的一次全面展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非公有制经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工商联事业也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其时已至;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势已成。未来五年,北京市工商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怀初心之诚,走创新之路,继续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为切实促进“两个健康”、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一切皆是全新的开始。

 

(内容摘自:北京市工商联网站 http://www.bjgsl.org.cn/site/1/html/2/19/3525.htm


【打印窗口】【关闭窗口】